望京在发展之初,被称为中国硅谷,而如今,望京写字楼呈现出一派乱象,高低不一的写字楼规格和参差不齐的入驻企业让人模糊了望京“中国硅谷”的定位。望京写字楼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取得了一些成果,也凸显出不少矛盾,以下小编关于北京望京写字楼现状、困境以及一些解决方案。
现状
望京写字楼目前“扎堆”现象严重,集中聚集于商业繁华、交通便利的核心地段,都依附于周边的各项配套,如宾馆、饭店、商场、公寓等,往往形成一个“商务群落”。这种聚集效应可以使入驻企业和来访企业减小信息成本、交通成本、交易费用,可以共享配套设施。但也会造成交通拥挤、昼夜土地利用率差异过大等问题。
困境
望京SOHO等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写字楼早已不是互联网、科技的大本营,广告、建筑、零售等其他企业也逐渐增多,企业种类繁杂。 数据显示,今年第三季度,北京甲级写字楼整体市场平均成交租金报每月每平方米346.7元 。而望京区域楼整体市场平均成交租金则为247.5元。明显的租金差异使很多企业选择从CBD和金融街搬离。 不过,最近几年,望京地标建筑频繁易主,基础配套设施和管理处于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,交通、路面等方面的改善情况远远不够。
解决方案
1、加强引导与监管。随着望京写字楼入驻企业快速的更新换代,急需加强对流动企业的引导与监管,避免出现
2、鼓励和推动CBD写字楼、城郊新兴园区、共享办公空间等相关企业的发展。
3、写字楼质量(软件和硬件)以及企业质量良莠不齐,还需不断调整,加强市场规范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