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三点!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模式探析

2018-09-23 15:53:02

       我国在产业园区发展这块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支持,各地也先后建立了数量客观、类别不同的产业园区,产业园区的发展成果给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了良性的增长动力。同时伴随着产业产区的蓬勃发展,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,给一些个别地区和企业造成了不少的困扰。那么产业园区未来到底该走向何方了?小编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,为大家仔细整理以下三点:

三点!产业园区未来发展模式探析

        1、城市化
       园区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,甚至推动着后者的孵化和成长。一些产业园区主动谋求战略转型,从单一生产型的园区,逐渐规划发展成为集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功能区。国内知名的园区运营商如华夏幸福、张江高科、招商蛇口、启迪协信等,以“产城融合”的理念系统策划、规划、管理、开发、运作园区,效果不斐。
       2、功能化
       这些年各种汽车园区、医疗园区、音乐园区、农业园区等专业园区在全国遍地开花,这与特色小镇以某一核心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,有异曲同工之处,亦可以作为园区功能化的生动例证。日前,四川成都正式出台“产业新政50条”,坚持“园区即是新城”的理念,提出打造66个产业新城,并明确发展定位和主导功能,构建具有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, 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,成都试图通过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,引导专业化产业集聚,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企业协同发展,共享、匹配、融合形成若干微观生态链,从而集成打造产业生态圈,正是园区生态化的鲜明映射。
       3、生态化  
       产业园区在软件环境的打造上,要坚持“一个园区就是一个生态”的理念,提供便捷的政策服务,辅以更好的生产生活配套,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这些对园区的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 优质的软环境,实际上提升了人才吸引力,降低了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,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       无论是工业园区、经济开发区、产业新城、特色小镇,这些园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具体形态,所展现出来的资源配置方式、生产与消费要素组合的理念,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指向,即为当地人口打造更优质、更高效、更幸福的承载空间,成为“以人为本”新型城镇化的生动体现。

来源:
上一篇:没有上一篇了
下一篇:2018年武汉写字楼市场分析
洪山:
全部 光谷 街道口 广阜屯 卓刀泉 鲁磨路 关山 南湖 关谷东 东湖高新
武昌:
全部 中北路 中南路 积玉桥 岳家嘴 徐东 洪山广场 司门口 阅马场首义
江汉:
全部 江汉路 西北湖 泛海 汉口火车站 长港路 红旗渠 常码头 中山公园 六渡桥 铜人巷 花楼 常青路 复兴村 杨汊湖 武广
汉阳:
全部 钟家村 王家湾 月湖 太子湖
江岸:
全部 循礼门 永清街
江夏:
全部 藏龙岛 纸坊 东湖高新
东西湖:
全部 吴家山
沌口:
全部 吴家山
硚口:
全部 硚口
青山:
全部 青山
蔡甸:
全部 蔡甸区